灯具产品质量堪忧 行业亟待规范标准
2012-04-01 15:42:09   来源:太平洋家居网    评论:0

  在315前后,全国各地的工商管理和质监部门纷纷开展了大规模的质量检查活动。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灯具行业这次考试成绩普遍不理想。产品质量差、合格率低,困扰灯具行业多年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

  在315前后,全国各地的工商管理和质监部门纷纷开展了大规模的质量检查活动。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灯具行业这次考试成绩普遍不理想。产品质量差、合格率低,困扰灯具行业多年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产品质量不容乐观

  山西的情况并非个例,从各地质检部门对外公布的抽查报告可以看出,很多省市灯具合格率尚不足五成,灯具行业产品质量整体不容乐观。

  前几日,武汉市工商部门对该市某区灯具大市场进行了产品质量抽检。结果显示,在被抽检的16个批次灯具中,只有6个批次合格,合格率仅为37.5%。大部分批次的灯具存在着防触电保护失效等问题或其他安全隐患。

  而广东省的质检结果由于涉及地区广泛、抽查批次较多而似乎更具普遍意义: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抽查中山、佛山、江门、广州、深圳、惠州、东莞7个地区100家企业100批次产品,抽检产品批次合格率为21%。节能灯主要不合格项目包括骚扰电压、防触电保护、灯功率、初始光效/光通量及谐波等。抽查后,该省内38家产品质量较差的生产企业被勒令整改,其中,灯具生产“大户”中山市就有17家。

  上海市的“成绩单”也同样没有跃上“及格线”。日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灯具产品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查固定式灯具51种,合格23种,抽样合格率45.1%%;抽查可移式灯具43种,合格24种,抽样合格率55.8%。从抽查结果看,灯具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防触电保护不合格、耐久性项目不合格、绝缘材料不过关、产品标记不完整等。

  ……

  从大多数省市的灯具抽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产品不合格的项目都涉及到了安全问题,如防触电保护不符合要求、绝缘材料不过关等。而这些,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行业混乱久治难“愈”

  同一些成熟行业如家电行业相比,灯具行业相对混乱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内大大小小的企业数不胜数,生产出的产品从设计到质量更是差异极大,这其实是各种不合格灯具充斥市场的主要原因。

  迄今为止,在国内的灯具品牌中还无法找到像GE、飞利浦、欧司朗那样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综合优势的领头企业,行业内企业众多,鱼龙混杂,又缺乏领军品牌。当然近些年来,也有一些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在行业内占据了一席之地,从各地的抽检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较为知名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好,大部分不合格甚至劣质产品都是由一些“作坊”式的小企业生产出来的。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专家告诉记者,我国灯具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尤其是没有技术门槛。如果生产的灯具仅仅满足可以点亮的要求,那么企业只要投资几万元就可以开工生产,很多规模小、投入低的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进入市场,不追求长期发展,只追求短期利益,产品质量自然上不去。这样的企业在灯具市场中大量存在,灯具产品整体合格率低也就不足为奇。

  在这种准入比较宽松、行业门槛低的情况下,监管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检测容易管理难。目前对于灯具的检测一般是由工商管理部门对流通领域的产品做每年一次的质量抽检,以及由质检部门对生产领域的产品进行抽查。检测结果公布后,对不合格的产品会勒令产品下架并对企业进行处罚,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然而,一些“作坊”式的小企业,常常是躲过了“风头”就接着卖,根本谈不上什么整改,有些企业则是“赚一票”就离开。有人说,在灯饰集散地———古镇,每天不知有多少企业倒掉,不知又有多少企业开张。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行业现状。这样周而复始,被惩戒的企业在退出市场的同时,每天又有大量的新产品流入市场,监管难度可想而知。

  规范市场尚需强化管理

  行业完成自身的优胜劣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方的合力。业内人士表示,强化管理仍然是规范市场最重要的手段。对于管理部门而言,需要从源头抓起,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如果还只是简单地重复“下架——整改——上市”的过程,就不能充分发挥惩戒的作用。目前,针对灯具市场的现状,已经有一些城市提出了要加大管理力度。比如北京市就在近期表示,对于部分使用劣质原材料的灯具生产企业,要采取强硬的处理措施,每季度要对灯具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告抽查结果,对生产、经销劣质产品的典型要严厉打击和曝光;凡是涉及人身安全的劣质灯具,政府将督促生产企业实施追回制度。相信管理和处罚力度的加大,将有利于促进行业的进一步规范。

  而对于行业而言,随着品牌企业的逐渐增多和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加强,产品成本控制使其在价格上拥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没有了价格优势,“小作坊”和劣质产品自然也就丧失了“竞争力”,会被逐渐挤出市场。这种行业自身净化的过程虽然比较缓慢,但是会极大地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灯具 产品质量 堪忧

上一篇:红星美凯龙百Mall盛典星光璀璨 大S范冰冰亮相
下一篇:五金行业正从隐形品牌走进消费者视野

分享到: 收藏
填写邮件地址,订阅精彩内容